悦读/美国黄金 当年如何秘密运台?

photo.php_-135

医师吴兴镛与其妻吴于艳秋手持吴父日记之书。(本报数据照片)

二战期间,除了了军事联盟,美国曾经对于盟友提供经济赞助。这本在英国出版,有关二战以后美国黄金在台湾的故事,全名为「American Gold in Post-Second World Taiwan, The Forgotten Free China」一书,讲述当年经济赞助中国5亿美元,如何部份变换黄金,又如何从各地分批撤退,达到终究目的地–台湾。

同时,在战争战火之间,部份黄金又如何变动应用以应急。作者是医师兼历史学者吴兴镛教授,他的新科医学博士夫人,为此书亲身撰写叙言,讲述著作原委及全书梗概,堪称文情并茂。

父亲日记是原始数据

作者的父亲吴嵩庆(1901-1991)先生,曾经以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军阶的身分,主管军事财务,是中华民国国库黄金运送台湾行为负责人之一。当作者收拾父亲的遗物时,才发现断断续续的44本私人日记。

20几年来,他依据这些原始数据,走访了台海两岸和太平洋对于岸的公私立藏书楼及档案馆,寻觅相干数据;作者已经经出版过好几本书了,这个英国版本,跟2021年美国版本比较,大致相同,内容重点还是放在大陆国库的黄金财富,中华民国政府迁台时分批秘密迁移,终于安抵台湾存入国库,无非,这个新的版本,此外侧重于黄金对于安定台海事态的作用,进而创立「自由中国」的奇迹。

应用部份美国的赞助购买黄金,这原本是1943年夏天,蒋宋美龄走访美国时所做的抉择。中国民俗向有「拜金」的心态,特别在浊世,钞票形同废纸,金子才有实质价。于是,由美国财政部拨款,协助办理采购黄金事宜,「天下乌鸦一般黑」这句俗话,可以想像美国政府的官员看见财富也动心了,他们建议拨款锻造所谓「中美邦交留念金币」的妙计,费用是报销了,留念金币却未见踪迹。

接下来,中国官员也有样学样,宋子文兜售美国黄金421两,引发当时的「黄金风潮」,何曾经与美援无关,当年的报刊,特别是所谓「内情新闻」,就不怕没有材料了。

运金时程提早好几年

至于运黄金的时间与线路,之前的版本,全体都说是迟至1949年初,从上海外滩银行仓库,搬运货柜的行为开始。这本新版的运金行为,要提早好几年,在1940年代,美国在印度已经经具有军事基地,又有一条「The Hump」(骆驼高峰)的航线,在1943-1945年之间,美国紧迫赞助中国的部份黄金,就是从印度的加尔各答起飞,越过喜马拉雅山脉,经由西藏,直接到四川。

四川的xufu,就是现在的就是现在的宜宾市(yi bin City),生产酒最着名,同样成为美国赞助黄金的一个转移地点。到了1949年,时局最紧张的时刻,福建省厦门市的鼓浪屿小岛才成为转进台湾的最后集散地,因而有「金银岛」之暱称。

依据1949年8月美国国务「美国与中国瓜葛」白皮书,自1942年4月15日到1946年3月13日止,美国经济赞助总额5亿美元,分为11次付给中方。其中,2亿2000万美元购买黄金,每一个英两35美元,共约628万多两。据本书作者的估量,可分为六批转运台湾,共有450万英两,当时传言,中央银行曾经经将1317boxes档案,包含大量运金统计数据,托运「太平轮」,不幸船难,失去了原始的统计数据。

谈到黄金的动用,战时军火的补给与食粮的消费,固然是最大的两个项目。对于于军费的调度与节制,蒋介石一贯是极其严格的,到了台湾,陈诚原本是他最心腹的副手;然而,只要有瑕疵被发现,便是信任全失,作者从其父亲的日记患上到的原始数据,便可见其梗概。

近代亚洲史首要参考

西方国家对于毛泽东的印象,原本认定其为中国的「土地改革者」, 美国马歇尔的斡旋工作就是抱定那个梦想而来,结果是,从「土地改革」,一直闹到「文化大革命」;最后,大梦初醒,只好走上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半「资本主义」线路了。

中华大地,以农立国,「三民主义」早即提「平均地权,控制资本」的政策,播迁台湾的政府,在事态不乱之下,加紧运行「三七五减租」的政策,农民受益,倒是真实的「土地改革」了。

接着,有钱的人,投资工业,增进社会转型,台湾登上「亚洲四小龙」之一的地位。作者在战后复兴的台湾,除了了黄金专题外,父执尊长,和散布两岸两洋的老师与朋友,也多叙述,这本书应是近代亚洲及中国历史课程的首要参考书。

photo.php_-133

书名:American Gold in Post-Second World Taiwan,The Forgotten Free China
作者:医师兼历史学者吴兴镛教授
出版日期:2024年6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