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山城「西藏儿童村」 成流亡藏人文化传承基地
西藏儿童村(TCV)总部位于印度北部山城达兰萨拉(Dharamshala),它是一所寄宿学校、一座藏人社区,更是一个传承西藏文化与持续藏族身分认同的基地。
群山环绕、空气清爽,还不时传来藏语的诵读声。从幼儿园到12年级,西藏儿童村总部现有1000多名学生,如果加之散布在印度其他藏人聚落的另7所主要学校,系统内的学生大约5500人。
西藏儿童村是一个非营利及慈善组织,主要依托国际赞助、校友回馈及民间善款来保持运作。校方人员表示,台湾也是主要捐款来源之一。
校长索南席曲(Sonam Sichoe)23日向来访的媒体团介绍:「咱们为学生筹备了一个家。这里不只是一所学校,而更像是一个社区。学生们一块儿就寝、一块儿用餐,糊口在一块儿,就像朋友、家人、兄弟姐妹同样。」
1970年10岁的索南席曲随家人逃来印度,自己就是西藏儿童村学校的校友。
除了了教室之外,西藏儿童村设有住宿区,学生们课后学习洗衣、清洁环境、烹饪等糊口技巧,而住所的外型与内部隔间,均采传统藏式格局,让学生们即便身在异域,也能体验在故乡的糊口。
依据校方简介,中国人民解放军1959年进入西藏,逾100万名藏人在烽火中丧生,大约10万藏人追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出逃至印度,其中许可能是已经经失去家人的孤儿。
达赖喇嘛见到藏族儿童的恶劣糊口状态,决心设置儿童收留中心,给他们更好的照应。1960年,「西藏难民儿童托管所」成立,只有51名儿童,跟着教室与宿舍不断增添,1972年转型为「西藏儿童村」。
从创立以来,已经有5万2000多人从西藏儿童村系统的教育机构毕业,包含职业训练中心以及达赖喇嘛高等教育学院。
校方人员说,在中国政府延续汉化西藏的情况下,传承西藏文化与持续藏族身分认同,成为西藏儿童村的首要任务。
因而,除了了现代化教育课程如数理、文史、英语、印地语等科目外,校方从幼儿园开始就以藏语授课,同时搭配藏人的传统文化流动、跳舞及音乐、西藏佛教教义等,为新生代藏人传授西藏文化价值。
因为从西藏出逃的风险增添,西藏儿童村已经很少招收来自西藏的学生,多数来自印度藏人社区,和喜马拉雅地区如尼泊尔的藏裔学生。另外,一些已经移民外国的藏人,也会在寒暑假时把小孩送来短时间寄宿。
索南席曲说:「创办这所学校的目的是为保留咱们的文化,这是达赖喇嘛尊者交付的任务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