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「快商务」机车出货iPhone16也能10分钟送到家
在「时间就是金钱」的现代社会,外送、代排、代购等服务一一问世,这些标榜「免出门」的产业在印度发展已经十分成熟。最近几年来印度再刮起「快商务」旋风,强调能快速将商品投递消费者手上的服务,正彻底扭转印度零售业生态。
印度幅员泛博,采买日用品时,车程平均需要30分钟;若不幸碰上塞车,单趟交通就患上花上至少1小时。除了此以外,印度人口众多,购物时光是结帐,平均要耗损15分钟,尖峰时段等待时间更要半小时起跳,加之人龙中不时有人插队,让日常采买成为在印度糊口一大噩梦。
印度壅塞的交通,除了是一般民众、外送员的噩梦,更是「快商务」(Quick Co妹妹erce)公司经营的风险。
为解决这样的问题,「快商务」公司大多让外送员以轻型摩托车送货,机车的灵便性让他们更有机会胜利在时限内达成任务。
此外,商业标准报(Business Standard)报道曾经提到,「快商务」公司火速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上的症结秘诀,就是大量开设「暗店」(dark store)。
所谓「暗店」看起来就像一般的零售店,但不直接销售商品给客户,它是专门给「快商务」公司用的小型仓库或者配送中心,通常设置在住户多的住宅区、社区中。平台接单后,会让离消费者最近的送货员,到临近的「暗店」取货,再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上。
以「快商务」公司Blinkit为例,今年1月已经经有超过1000间,并预计在2026年完成2000间「暗店」的设置。
印度民众查布拉(Kulvinder Chhabra)表示,她从家里开车到超市要35分钟,大概需要40分钟选好所有要采买的东西,再排队至少30分钟结帐,最后又患上开车回家,「我患上花良多时间在开车、排队,那些时间远比花在购物的时间还长。然后还要把东西从购物车搬上车、从车上搬进家里,真的太累了」。
印度以餐点为主的外送服务,等待时间通常落在40分钟;传统的网络购物,商品一般需要3到5天才能投递,但如今不论消费者需要的是一份早饭、一包卫生纸,乃至一支最新上市的手机,只要在提供「快服务」的平台下单,在一杯咖啡煮好的10分钟内,需要的任何东西就会送上门。
苹果(Apple)iPhone 16手机在印度上市时,抢购人潮在开卖日一早就涌往专卖店。正当「果粉」们还在排队,满心期待能拿到预购的手机时,已经经有民众在社群媒体秀出通过「快商务」拿到最新iPhone的自拍照。「快商务」送货服务的速度之快,因而可知一斑。
「买患上到,还要快送到」的情形,逐步成为印度人日常糊口一部份。
Blinkit、Zepto以及Swiggy等企业标榜在客户下单后几分钟内就将商品投递。以记者初次使用「快商务」平台的亲自阅历来讲,在下单采购卫生纸、瓶装水等必须品后,所有商品不到10分钟就送到家门前,速度之快使人冷艳。这样的效力与传统电商相较,无疑是重大的扭转。
「快商务」平台在10分钟内,将定单上的商品投递客户手上并不是特例。例如Blinkit就在官方网站上开门见山提到,平台上有超过1万种商品任君挑拣,且他们能在10分钟内把产品送到消费者家中。
印度「快商务」的零售业购物型态,在2019冠状病毒疾病(COVID-19)疫情期间迅速起飞。当时包含封城、维持社交距离等防疫政策,让更多人转向在线购物,特别采购民生必须品时,「在线购物,宅配到家」的方式,几近成为印度民众采买的独一选择。
因为「快商务」的购物方式实在无比利便,逐步养成印度民众在在线订购糊口必须品的习气。
印度民众席迪圭(Huma Siddiqui)说,一开始由于疫情期间没法出门购物,才开始在网上采购糊口必须品。但「快商务」服务越来越好,到货越来越快,「后来我真的懒患上再开车大老远去购物了。我宁愿付点运费,让人把东西直接送到家里来,由于真的利便良多」。
本日印度(India Today)报道,「快商务」产业在印度快速成长,2023年通过这些平台销售的商品,总值达23亿美元,比前一年成长超过70%,且这样的趋势短时间内似乎不会缓解。
依据管理参谋公司RedSeer的讲演,印度「快商务」市场范围在2025预计会到达55亿美元。未来几年「快商务」平台对于日用品网购市场的贡献,预计将从10%上升到45%。
如今,提供「快商务」的公司也再也不只经营日用品配送。他们正广泛扩展服务规模,消费者可以在这些平台买到智能手表、药品、游戏机、化装品等,选择多到看不见尽头,且还在延续增添之中。
「快商务」公司在特定节日或者时刻,例如排灯节(Diwali)、情人节、板球世界杯等,也会趁势推出套装商品、周边商品,且每一家公司在这些日子的销售事迹也屡屡攀新高,这让他们愿意推出更多促销流动,并豫备更多存货。
「快商务」已经成为印度最竞争的产业之一,目前位居主导地位的有Blinkit、Zepto以及Swiggy,亚马逊(Amazon)、Flipkart也正试图切入,但愿在这个市场占有一席之地。这个产业的兴起不但扭转印度民众的购物方式,同样成为印度零售业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