缅怀哈德逊
曼哈顿的历史,少于五百年,从一个荒岛,登上资本主羲的顶峰。曼哈顿下城的时报广场最能代表美国,有亲戚朋友来,总要带他们去那儿看看。
二○二二年圣诞,有朋友从巴黎来,要参加时报广场的新年倒数,这是一个大困难:第一,下昼三时开始进场,要到时报广场占位,第二是没有公厕,要从早上开始节食,第三,气温近零度,酷寒中站立六、七个小时,所以来美多年不敢去。
但朋友态度坚决,想出解决各个困难的法子,终于下了决心,我以及她在十二月最后一天下昼五时到了时报广场。时报大厦前的三角区,几十条大街霓虹昼夜闪烁,体现了美帝的强大电力。每一年约有一亿人来到时报广场,感受这个疯狂膨胀的资本主羲。
到了时报大厦前已经经人隐士海,咱们拚命往前挤,找到一个靠边的位置,也凑近麦当劳,这是独一可用厕所的餐馆。咱们看到几座巨大的电视屏幕,有八层楼高的时报大厦在广场末端,这栋高而窄的大楼,是美国人Michael Phillips于一九九七年用一点一七亿美元买下,不用出租办公室,只做广告。
美国最昂贵一块广告牌二○一四年十一月十九日开始运作,两千四百万像素的电子广告墙,宽度横跨一条街,租用一块广告牌四处,需花费两百五十万美元。时报广场可称为钱立方,是金钱加科技的世界最亮点。
如斯繁荣之地,四百年前仍是一个荒岛,一五二四年,意大利探险家维拉诺(Giovanni da Verrazzano)最先驾船登上这个荒岛,岛上有小丘、山岗、河流,南端住着阿尔冈昆族印第安人。当时维拉诺认为这个岛的河口只是个普通湖泊,就没有深刻探索,绕太长岛去了新英格兰。
至十六世纪,荷兰为了开拓从欧洲到远东的一条航路,想穿越俄罗斯北部的北冰洋进入太平洋,到中国以及日本。一六○九年,英国探险家、四十五岁亨利哈德逊(Henny Hudson)受雇于荷兰西印度公司,阅历了两次的失败,终于来到北美洲。他发现了一条河,和维拉诺登过的那个岛,他再向上航行两百多千米,九月十一日抵达现在的纽约湾,就是今天的曼哈顿湾,看到布鲁克林、史泰登岛及新泽西大陆,但这里没有通向太平洋之路,哈德逊便回了欧洲。
一六一○年哈德逊再返北美继续探险,这次是为英国的西印度公司服务。英国派出探险号,哈德逊带二十三名船员,因人员不够,他带上未成年的儿子。哈德逊缘河航行,在加拿大的北端,深刻北美的一个海湾,就是今天的哈德逊湾。哈德逊继续寻觅通往太平洋之路,但发现那儿没有出口,十一月的冰封使他们滞留那儿。
到次年六月硬冰开始融解,船员违叛了哈德逊,驾驶探险号逃回英国,把哈德逊以及他的儿子以及一些病员,抛弃在一条划子上,在河上飘流冷死饿死,哈德逊为探险事业而牺牲。后来英国了解了真实情况后,处死叛徒,正式把这条河命名为哈德逊河。哈德逊河全长五百零七千米,自北向南流经纽约州东部,后来哈德逊河成为美国工业的运输命根子。
一八八六年,为美国的独立,也为留念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法美联盟,法国赠送自由女神铜像给美国。自由女神像矗立于哈德逊河口,女诗人拉萨露在上面写道:「把那些受尽苦难的人们交给我,我站在这儿为他们高举明灯。」
咱们在时报广场与年青人站立了六个多小时,看楼顶舞台的节目,电视转播全球。新年倒数极少中国人参加,咱们遭到记者采访,我但愿在世界各地的亲戚朋友在新年节目中看到咱们。到了十二点前十秒,时间开始倒数,从十数到一,水晶球从高楼顶垂直落下,一触地,霓虹就亮出新年的数字二○二三,水晶球爆出无数彩带,于是万众欢跃,喝彩雀跃,气球遮天,情侣们拥抱接吻。他们来自全球,以恋情克服酷寒。
咱们踏着满地的纸碎离开时报广场,几百个清洁工当即开始清算垃圾,保证明日一早通车。我的双脚冷患上僵直,参加这个流动仅此一次,感受一下美国精神。阵阵寒风自西面吹来,使我想起了伟大的探险家哈德逊,有了他的发现才有今天的曼哈顿。但欢喜的人群没有多少人知道哈德逊的故事,现在哈德逊只是一条河的名。我最崇拜的是探险家为发现一个新的地点或者新的航线,把生命置之度外。
现在曼哈顿已经有五千五百座建筑,人口一百六十万,有五百多个公司的总部,几十万就业人口,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之处,每一平方千米约两万七千人。我来美国后第一个工作,就在曼哈顿中城的美术公司,学校也在左近,这是我值患上怀念的事。